作者:魔贱
《美国队长3:内战》中,昔日并肩作战的复仇者联盟及其他英雄,因各自所持理念的不同而分化为两派,分别在钢铁侠和美国队长的带领下大打超级英雄内战。而颇具戏剧性的是,恰恰就是这部《内战》成为了漫威影业(Marvel Studios)内部高层内战的导火索。
声明:本人已注明,本文为“野史”。涉及的内幕均出自外媒文章爆料,其真实性无从考证。仅仅是以列举及分析角度为大家展现一个事件的全貌。至于有几分真几分假,我也不知道~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知道凯文·费奇(Kevin Feige)是漫威影业当之无愧的老大。但实际上,在2015年8月前,真正在电影制作上掌握绝对话语权的是漫威娱乐CEO 艾萨克·佩尔穆特(Isaac Perlmutter),此人精明能干,行踪神秘,并以节俭持家著称。而这场高层内战,就是围绕在他俩之间展开....
一切为了省钱
要说两人矛盾从何而来?其实无非就一个“钱”字。漫威影业早期决定自主拍摄电影时,基本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点在《钢铁侠1》时期体现尤为明显。连蓝光花絮里,导演乔恩·费儒(Jon Favreau)也不断强调“漫威虽然给的钱不多,但刚好够用”(变相在说“我们资金紧张”,官方的访谈都是只挑好听的说)。在那样的环境下,佩尔穆特的省钱政策是比较适用。不过等真有钱了,问题、矛盾就开始浮现了。首当其冲的是《钢1》中饰演罗迪的特伦斯·霍华德(Terrence Howard)。要知道,当时他拿的可是全剧组的最高片酬--500万美元(小罗伯特·唐尼那时身价很低)。随后《钢1》票房大卖,特伦斯·霍华德就想把片酬涨到800万。但艾萨克·佩尔穆特不但不打算涨钱,还想给他减薪。他要不接受就换演员。这边特伦斯以为自己还在讨价还价,另一边漫威已经在四处找备用人选了。与唐·钱德勒商谈时,正好对方价位合适,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就匆忙的把合约给签了。于是特伦斯莫名其妙地出局了....据说佩尔穆特曾跟他同事说过,"没人会注意到他(特伦斯)被换掉,反正他俩都是黑人。“这么种族歧视的话,漫威方面自然是强烈予以否认....几年后,口无遮拦的特伦斯·霍华德在采访里被问为何退出,他反倒指责起了小罗伯特·唐尼,说他被挤走是因为本该给他的钱,都给到唐尼身上去,打电话唐尼也不接。不过也有些传言称,唐尼私下抱怨过特伦斯在片场的一些行为。而且导演、制片对他的表演也不怎么满意,总是要花时间重拍他的戏。反正这事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另外,塞缪尔·L·杰克逊亮相《钢1》彩蛋后,也因后续电影的签约片酬问题而辞演。但后来漫威有点急了,毕竟为《复仇者联盟》铺路的时候容不得出岔子,于是又回去找他重新谈,最后签下多部片子的合约。但你要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份合约应该也只是一个变相的省钱合约。纵观塞缪尔·L·杰克逊在MCU的所有出场,虽然参演了很多部,但除《美队2》外,大多都是客串级别的戏份。漫威影业方面应该是以减少工作量作为变通条件。
说到艾萨克·佩尔穆特的抠门,坊间一直流传着各种传闻...比如漫威娱乐被迪士尼收购后,需要搬家到伯班克。佩尔穆特就各种削减更换办公家具的钱。野餐会上,要是给每位记者们被提供的饮品超过一杯,他都生气。而且他这种抠门确实是延伸到了控制影片成本上。尤其是在单人电影方面,他希望能像以前那样,不在投资上加码。而且演员的片酬也是尽量能压就压。甚至复仇者联盟几位演员要求涨薪,还是在小罗伯特·唐尼的支持下才办成的。不过早在那之前,他们也在唐尼的片酬上试图耍点小聪明。早期凯文·费奇在采访里甚至提到过,钢铁侠可以是像007一样的经典角色,不同演员接力演....事后来看,应该只是个想给唐尼压价的小计谋而已。而且显然这不是凯文·费奇的意思,他一直是比较倾向于导演、演员们的需求。
漫画部与电影部之争
艾萨克·佩尔穆特后来还成立了一个内部组织叫--创意委员会(Creative Committee)。这个组织专门负责为电影的剧本和制作,提供故事大纲和想法。其成员可谓星光闪耀。其中有漫威娱乐主席Alan Fine,编剧Brian Michael Bendis,漫威发行人Dan Buckley以及前漫威总编、现任首席创意官Joe Quesada。全都是漫威漫画部的大佬级人物。据说自从创意委员会成立后,佩尔穆特都很少过来插手电影制作方面的事了。但不管怎么说,此时执掌漫威影业话语权的,仍然是佩尔穆特代表的漫画部,不是凯文·费奇。
如此多的漫画界人士为电影出谋划策,看似很不错吧?至少在理论层面,它能形成一种漫画部与电影部互相牵制的氛围,尤其是避免出现华纳早期那种,过度放权给制片方,最后导致电影在改编的过程中跟漫画原著设定越跑越偏的状况(例如《超人永生》《猫女》《艾丽卡》等)。也许,在创意委员会成立初期,它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甚至很多矛盾问题上,有时双方能各让一步。比如《异人族》电影就是在佩尔穆特的坚持下才有的。作为交换,他们同意了凯文·费奇一直想拍的《黑豹》和《惊奇队长》(Captain Marvel)。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凯文·费奇觉得,这个创意委员会拿出的故事大纲乏味无趣,常常陷入那种小家子气故事的逻辑里,创意性大大折扣。而且他们大多兼任许多其他重要工作,出大纲的速度太慢,已经影响到了电影的制作进度。而漫画部那面,抱怨凯文·费奇经常无视创意委员会的会议。《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花了很多钱在重拍上。如果当初按大纲走,这些是本可以避免的。总之,积攒的矛盾越来越多,许多理念上的分歧开始影响到电影的拍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蚁人》的换导演风波。
乔斯·韦登手里举着一支可爱多(代表埃德加·赖特的“血与冰淇淋三部曲”),以示立场。虽未言明,但这或多或少也暗示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第二年,《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上映。此片虽然全球斩获了14亿美元的惊人票房,但因其表现远低于预期,所以在漫威影业内部,依然将其定义为一次“失败”。口碑方面,差强人意的评价居多。好莱坞就是这样,电影要成功就欢乐一家亲。但要出了一点岔子,以前那些矛盾不合都会被翻出来。于是一些拍摄过程中关于韦登与漫威影业的种种不合也开始在媒体的八卦新闻中流传。其中具体内幕,我们所知甚少。但从韦登后来的许多采访里可以看出,他似乎背负了太多限制。
“内战”打响
漫威决定《美队3》改编“内战”故事线....这想法虽好,却有一个问题:小罗伯特·唐尼片约只剩下《复联3》,要演《美队3》的话,该怎么续约。最初的想法是,给他在片中较少的戏份,也就2-3周就能拍完,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迪士尼方面却想把这片子应该往大了搞(种种迹象来看,这其实就是凯文·费奇的主张)。片子规模一旦扩大,唐尼就会从客串戏份变成主演戏份。所以续约时,肯定要涉及大幅涨薪。光想想唐尼的天价片酬,抠门的佩尔穆特就炸了。甚至要求编剧把钢铁侠从剧本里删掉....他和创意委员会一直是想让单人电影维持较低的预算,最好把成本控制在跟《美队2》差不多的水平,而凯文·费奇的想法则刚好相反。后来凯文跑过来各种劝,讲讲前景什么的,最后取得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唐尼片酬定为四千万,还有后期票房分红。但前提是,《美队3》票房必须超过《美队2》的7.14亿美元。
看似是一个双方各退一步的大团圆结局,其实暗藏着无数勾心斗角。长期以来存在于漫威高层间矛盾也因此事演变成了一场“内战”。虽然艾萨克·佩尔穆特和创意委员会代表的漫画部(漫威娱乐)拥有着漫威影业的主要话语权。但今时不同往日,凯文·费奇代表的电影部有着东家迪士尼的支持,所以双方的地位差距并不像以前那么大。在经历了《蚁人》《复仇者联盟2》的种种问题后,内耗也是时候该有个了解了。既然分歧无法被化解,那就干脆只让一方说了算。
2014下半年,各种小道消息开始在各大媒体上流传。最受瞩目的就是传言漫威可能会砍掉《X战警》和《神奇四侠》的漫画连载,同时不鼓励漫画作者们为其创作新角色。而此举目的竟然是为了对抗手握这两部漫画电影版权的福克斯....同时,电视剧《神盾局特工》早就在小心翼翼的引入“异人族”,种种迹象表明,作为MCU不能使用变种人的替代品。甚至福克斯与漫威影业存在版权交集的红女巫和快银,也在漫画中被用剧情方式被改写身世....这种自宫式的对抗方式,令读者、影迷都唏嘘不已.....随后媒体爆料,此事的幕后决策者正是艾萨克·佩尔穆特!很多关于他的黑历史也都陆续被挖了出来(参见前面提到那些)。当然,这显然不是巧合。
PS:为什么漫威有问题,总是凯文·费奇被当靶子?因为之前,外界根本不知道艾萨克·佩尔穆特是谁。他行事太神秘,网络上你只能找到一张他的照片。平时首映式、宣传活动什么的,他从来不去。甚至有次乔装打扮偷偷去漫威影业的活动现场,都没人认出来他....
2015年8月,迪士尼宣布对漫威进行重组,凯文·费奇的漫威影业直接向迪士尼汇报。艾萨克·佩尔穆特出局,只把电视部(电视剧、动画)和漫画部留给他。在随后的不到一周时间里,凯文就解散了创意委员会。整场“内战”,就这么以凯文·费奇大获全胜告终.....
不过撕逼还在继续。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好莱坞报道者(THR)和bleedingcool(BC)两家媒体接二连三的爆出各种详细内幕。THR的消息主要是艾萨克·佩尔穆特和创意委员会干过哪些错事,平时多抠门。BC的消息则是凯文·费奇何等阴险,那些爆料都他搞的。没错,名为内部消息,实际就是两派人故意给媒体透风,互揭对方的短....但事已至此,这种互撕其实已没有意义。
余波
从长远发展来看,此次凯文·费奇掌权对未来的漫威影业发展,总体上肯定是有利的,因为凯文比较注重电影的利益。尤其是对演员的片酬方面(比如“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每次被问到续约问题就兜圈子,直到漫威重组消息公布后,他才明确表示乐意演下去),对导演施压设限的情况也会得到改善。但这同时也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跟佩尔穆特执掌漫威影业的时期一样,决策者本人的喜好必定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走向。比如电视剧方面,凯文本来就不太赞成,以后《神盾局特工》与电影的联动势必会越来越少;凯文对超胆侠(Daredevil)也不感冒,直接甩给了电视部。他本人也没怎么看过Netflix的《超胆侠》剧集。甚至还有爆料称,早在超胆侠版权临近回归前(既XX年不拍电影,版权自动回归漫威),他就向福克斯方面提出一项交易。允许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为重启新电影版做前期制作筹备,以换取神奇四侠里,行星吞噬者和Silver Surfer的版权...不过最后福克斯拒绝了;至于《异人族》电影,早在漫威重组时就被爆出有被取消的可能,但当时官方予以否认。而前段时间,迪士尼宣布取消了《异人族》原定的上映日期,至于是被砍还是延期,还有待后续公布.....还有两件同样是发生在最近的事,《钢铁侠1》导演乔恩·费儒凭借《奇幻森林》强势回归,已确认将担任《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监制。连乔斯·韦登也在另场活动中表示乐意重返MCU。
How Marvel Became the Envy (and Scourge) of Hollywood
Marvel Shake-Up: Film Chief Kevin Feige Breaks Free of CEO Ike Perlmutter (Exclusive)
CONFIRMED: Fantastic Four To Be Cancelled In 2015 With A Triple-Sized Issue 645, For Fantastic Fourever
NYCC '15: Inhumans Movie Cancelled By Marvel As Film Goes To War With TV?
喷嚏网官方App :【安卓】在 豌豆荚 、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搜索:喷嚏阅读;【ios】App store里搜索:喷嚏网官方阅读;
喷嚏网官方网站:http://dapenti.com (海外访问:https://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喷嚏图卦】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美国队长3:内战》中,昔日并肩作战的复仇者联盟及其他英雄,因各自所持理念的不同而分化为两派,分别在钢铁侠和美国队长的带领下大打超级英雄内战。而颇具戏剧性的是,恰恰就是这部《内战》成为了漫威影业(Marvel Studios)内部高层内战的导火索。
声明:本人已注明,本文为“野史”。涉及的内幕均出自外媒文章爆料,其真实性无从考证。仅仅是以列举及分析角度为大家展现一个事件的全貌。至于有几分真几分假,我也不知道~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知道凯文·费奇(Kevin Feige)是漫威影业当之无愧的老大。但实际上,在2015年8月前,真正在电影制作上掌握绝对话语权的是漫威娱乐CEO 艾萨克·佩尔穆特(Isaac Perlmutter),此人精明能干,行踪神秘,并以节俭持家著称。而这场高层内战,就是围绕在他俩之间展开....
凯文·费奇 与 艾萨克·佩尔穆特(网上能找到他的唯一照片)
一切为了省钱
要说两人矛盾从何而来?其实无非就一个“钱”字。漫威影业早期决定自主拍摄电影时,基本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点在《钢铁侠1》时期体现尤为明显。连蓝光花絮里,导演乔恩·费儒(Jon Favreau)也不断强调“漫威虽然给的钱不多,但刚好够用”(变相在说“我们资金紧张”,官方的访谈都是只挑好听的说)。在那样的环境下,佩尔穆特的省钱政策是比较适用。不过等真有钱了,问题、矛盾就开始浮现了。首当其冲的是《钢1》中饰演罗迪的特伦斯·霍华德(Terrence Howard)。要知道,当时他拿的可是全剧组的最高片酬--500万美元(小罗伯特·唐尼那时身价很低)。随后《钢1》票房大卖,特伦斯·霍华德就想把片酬涨到800万。但艾萨克·佩尔穆特不但不打算涨钱,还想给他减薪。他要不接受就换演员。这边特伦斯以为自己还在讨价还价,另一边漫威已经在四处找备用人选了。与唐·钱德勒商谈时,正好对方价位合适,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就匆忙的把合约给签了。于是特伦斯莫名其妙地出局了....据说佩尔穆特曾跟他同事说过,"没人会注意到他(特伦斯)被换掉,反正他俩都是黑人。“这么种族歧视的话,漫威方面自然是强烈予以否认....几年后,口无遮拦的特伦斯·霍华德在采访里被问为何退出,他反倒指责起了小罗伯特·唐尼,说他被挤走是因为本该给他的钱,都给到唐尼身上去,打电话唐尼也不接。不过也有些传言称,唐尼私下抱怨过特伦斯在片场的一些行为。而且导演、制片对他的表演也不怎么满意,总是要花时间重拍他的戏。反正这事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另外,塞缪尔·L·杰克逊亮相《钢1》彩蛋后,也因后续电影的签约片酬问题而辞演。但后来漫威有点急了,毕竟为《复仇者联盟》铺路的时候容不得出岔子,于是又回去找他重新谈,最后签下多部片子的合约。但你要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份合约应该也只是一个变相的省钱合约。纵观塞缪尔·L·杰克逊在MCU的所有出场,虽然参演了很多部,但除《美队2》外,大多都是客串级别的戏份。漫威影业方面应该是以减少工作量作为变通条件。
说到艾萨克·佩尔穆特的抠门,坊间一直流传着各种传闻...比如漫威娱乐被迪士尼收购后,需要搬家到伯班克。佩尔穆特就各种削减更换办公家具的钱。野餐会上,要是给每位记者们被提供的饮品超过一杯,他都生气。而且他这种抠门确实是延伸到了控制影片成本上。尤其是在单人电影方面,他希望能像以前那样,不在投资上加码。而且演员的片酬也是尽量能压就压。甚至复仇者联盟几位演员要求涨薪,还是在小罗伯特·唐尼的支持下才办成的。不过早在那之前,他们也在唐尼的片酬上试图耍点小聪明。早期凯文·费奇在采访里甚至提到过,钢铁侠可以是像007一样的经典角色,不同演员接力演....事后来看,应该只是个想给唐尼压价的小计谋而已。而且显然这不是凯文·费奇的意思,他一直是比较倾向于导演、演员们的需求。
漫画部与电影部之争
艾萨克·佩尔穆特后来还成立了一个内部组织叫--创意委员会(Creative Committee)。这个组织专门负责为电影的剧本和制作,提供故事大纲和想法。其成员可谓星光闪耀。其中有漫威娱乐主席Alan Fine,编剧Brian Michael Bendis,漫威发行人Dan Buckley以及前漫威总编、现任首席创意官Joe Quesada。全都是漫威漫画部的大佬级人物。据说自从创意委员会成立后,佩尔穆特都很少过来插手电影制作方面的事了。但不管怎么说,此时执掌漫威影业话语权的,仍然是佩尔穆特代表的漫画部,不是凯文·费奇。
如此多的漫画界人士为电影出谋划策,看似很不错吧?至少在理论层面,它能形成一种漫画部与电影部互相牵制的氛围,尤其是避免出现华纳早期那种,过度放权给制片方,最后导致电影在改编的过程中跟漫画原著设定越跑越偏的状况(例如《超人永生》《猫女》《艾丽卡》等)。也许,在创意委员会成立初期,它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甚至很多矛盾问题上,有时双方能各让一步。比如《异人族》电影就是在佩尔穆特的坚持下才有的。作为交换,他们同意了凯文·费奇一直想拍的《黑豹》和《惊奇队长》(Captain Marvel)。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凯文·费奇觉得,这个创意委员会拿出的故事大纲乏味无趣,常常陷入那种小家子气故事的逻辑里,创意性大大折扣。而且他们大多兼任许多其他重要工作,出大纲的速度太慢,已经影响到了电影的制作进度。而漫画部那面,抱怨凯文·费奇经常无视创意委员会的会议。《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花了很多钱在重拍上。如果当初按大纲走,这些是本可以避免的。总之,积攒的矛盾越来越多,许多理念上的分歧开始影响到电影的拍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蚁人》的换导演风波。
2014年5月,埃德加·赖特宣布退出《蚁人》剧组。据说此事是因为他不满来自漫威高层的施压与限制,以及他们找编剧乱改剧本。当时漫迷圈内出现了不少指责凯文·费奇的声音,但一年后的媒体爆料里显示。创意委员会的故事大纲才是埃德加·赖特退出的罪魁祸首.....《蚁人》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埃德加·赖特退出时,适逢《复联2》拍摄期间,如果要说这部电影没有受到类似的影响,恐怕也不太可能。尤其是乔斯·威登(Joss Whedon)当时还发了这样一张照片:
乔斯·韦登手里举着一支可爱多(代表埃德加·赖特的“血与冰淇淋三部曲”),以示立场。虽未言明,但这或多或少也暗示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第二年,《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上映。此片虽然全球斩获了14亿美元的惊人票房,但因其表现远低于预期,所以在漫威影业内部,依然将其定义为一次“失败”。口碑方面,差强人意的评价居多。好莱坞就是这样,电影要成功就欢乐一家亲。但要出了一点岔子,以前那些矛盾不合都会被翻出来。于是一些拍摄过程中关于韦登与漫威影业的种种不合也开始在媒体的八卦新闻中流传。其中具体内幕,我们所知甚少。但从韦登后来的许多采访里可以看出,他似乎背负了太多限制。
“内战”打响
漫威决定《美队3》改编“内战”故事线....这想法虽好,却有一个问题:小罗伯特·唐尼片约只剩下《复联3》,要演《美队3》的话,该怎么续约。最初的想法是,给他在片中较少的戏份,也就2-3周就能拍完,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迪士尼方面却想把这片子应该往大了搞(种种迹象来看,这其实就是凯文·费奇的主张)。片子规模一旦扩大,唐尼就会从客串戏份变成主演戏份。所以续约时,肯定要涉及大幅涨薪。光想想唐尼的天价片酬,抠门的佩尔穆特就炸了。甚至要求编剧把钢铁侠从剧本里删掉....他和创意委员会一直是想让单人电影维持较低的预算,最好把成本控制在跟《美队2》差不多的水平,而凯文·费奇的想法则刚好相反。后来凯文跑过来各种劝,讲讲前景什么的,最后取得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唐尼片酬定为四千万,还有后期票房分红。但前提是,《美队3》票房必须超过《美队2》的7.14亿美元。
看似是一个双方各退一步的大团圆结局,其实暗藏着无数勾心斗角。长期以来存在于漫威高层间矛盾也因此事演变成了一场“内战”。虽然艾萨克·佩尔穆特和创意委员会代表的漫画部(漫威娱乐)拥有着漫威影业的主要话语权。但今时不同往日,凯文·费奇代表的电影部有着东家迪士尼的支持,所以双方的地位差距并不像以前那么大。在经历了《蚁人》《复仇者联盟2》的种种问题后,内耗也是时候该有个了解了。既然分歧无法被化解,那就干脆只让一方说了算。
2014下半年,各种小道消息开始在各大媒体上流传。最受瞩目的就是传言漫威可能会砍掉《X战警》和《神奇四侠》的漫画连载,同时不鼓励漫画作者们为其创作新角色。而此举目的竟然是为了对抗手握这两部漫画电影版权的福克斯....同时,电视剧《神盾局特工》早就在小心翼翼的引入“异人族”,种种迹象表明,作为MCU不能使用变种人的替代品。甚至福克斯与漫威影业存在版权交集的红女巫和快银,也在漫画中被用剧情方式被改写身世....这种自宫式的对抗方式,令读者、影迷都唏嘘不已.....随后媒体爆料,此事的幕后决策者正是艾萨克·佩尔穆特!很多关于他的黑历史也都陆续被挖了出来(参见前面提到那些)。当然,这显然不是巧合。
PS:为什么漫威有问题,总是凯文·费奇被当靶子?因为之前,外界根本不知道艾萨克·佩尔穆特是谁。他行事太神秘,网络上你只能找到一张他的照片。平时首映式、宣传活动什么的,他从来不去。甚至有次乔装打扮偷偷去漫威影业的活动现场,都没人认出来他....
漫威重组
2015年8月,迪士尼宣布对漫威进行重组,凯文·费奇的漫威影业直接向迪士尼汇报。艾萨克·佩尔穆特出局,只把电视部(电视剧、动画)和漫画部留给他。在随后的不到一周时间里,凯文就解散了创意委员会。整场“内战”,就这么以凯文·费奇大获全胜告终.....
不过撕逼还在继续。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好莱坞报道者(THR)和bleedingcool(BC)两家媒体接二连三的爆出各种详细内幕。THR的消息主要是艾萨克·佩尔穆特和创意委员会干过哪些错事,平时多抠门。BC的消息则是凯文·费奇何等阴险,那些爆料都他搞的。没错,名为内部消息,实际就是两派人故意给媒体透风,互揭对方的短....但事已至此,这种互撕其实已没有意义。
余波
从长远发展来看,此次凯文·费奇掌权对未来的漫威影业发展,总体上肯定是有利的,因为凯文比较注重电影的利益。尤其是对演员的片酬方面(比如“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每次被问到续约问题就兜圈子,直到漫威重组消息公布后,他才明确表示乐意演下去),对导演施压设限的情况也会得到改善。但这同时也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跟佩尔穆特执掌漫威影业的时期一样,决策者本人的喜好必定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走向。比如电视剧方面,凯文本来就不太赞成,以后《神盾局特工》与电影的联动势必会越来越少;凯文对超胆侠(Daredevil)也不感冒,直接甩给了电视部。他本人也没怎么看过Netflix的《超胆侠》剧集。甚至还有爆料称,早在超胆侠版权临近回归前(既XX年不拍电影,版权自动回归漫威),他就向福克斯方面提出一项交易。允许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为重启新电影版做前期制作筹备,以换取神奇四侠里,行星吞噬者和Silver Surfer的版权...不过最后福克斯拒绝了;至于《异人族》电影,早在漫威重组时就被爆出有被取消的可能,但当时官方予以否认。而前段时间,迪士尼宣布取消了《异人族》原定的上映日期,至于是被砍还是延期,还有待后续公布.....还有两件同样是发生在最近的事,《钢铁侠1》导演乔恩·费儒凭借《奇幻森林》强势回归,已确认将担任《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监制。连乔斯·韦登也在另场活动中表示乐意重返MCU。
凡事有利就有弊,作为观众的我们,还是心放宽些的好。无论是凯文·费奇,还是艾萨克·佩尔穆特,都是成就今天漫威影业的关键人物。孰是孰非,估计连这些当事人自己都未必说的清。
How Marvel Became the Envy (and Scourge) of Hollywood
Marvel Shake-Up: Film Chief Kevin Feige Breaks Free of CEO Ike Perlmutter (Exclusive)
CONFIRMED: Fantastic Four To Be Cancelled In 2015 With A Triple-Sized Issue 645, For Fantastic Fourever
NYCC '15: Inhumans Movie Cancelled By Marvel As Film Goes To War With TV?
来源:知乎
喷嚏网官方App :【安卓】在 豌豆荚 、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搜索:喷嚏阅读;【ios】App store里搜索:喷嚏网官方阅读;
喷嚏网官方网站:http://dapenti.com (海外访问:https://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喷嚏图卦】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