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喷嚏网----阅读、发现和分享:8小时外的健康生活!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4569

换个立场看“宝万之争”

$
0
0

换个立场看“宝万之争”
子桐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筹划很久之后,万科请来了深圳地铁,宣布与其战略合作,后者拟以400亿至600亿元人民币资产注入的方式成为万科的股东。作为与此交易及其任何相关方没有利益关联的业内人士,我的第一判断是,这个举措难以通过万科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同意。

判断依据有三:一是,这么大当量的交易,其方案的设计将非常复杂,表决起来也就很困难;二是,虽然此前有媒体被告知“深圳市委常委会已经同意”,但这样一个巨量、复杂的交易方案很难在短期内设计出来,也让人难以相信负有守土之责的深圳当局能够如此快速决策;三是,以万科现有董事会的格局及其行事方式,董事会恐怕不会欢迎一个如此巨型的股东。

但是,据我的观察,多数媒体对此消息的报道体现了一种“欢欣鼓舞”的态度。这也延续了“宝万之争”前半场的总体舆论情绪。显然,多数记者编辑都很喜欢王石,把他当做职业经理人的楷模、企业家的标杆。在他们的报道中,可以感受到这样一个预设立场:王石过去是、现在和将来也都应该是万科最佳的掌舵人;万科管理层“紧密地团结在”王石周围,与他共同进退;任何外来者都是不讲规矩、不受欢迎的“野蛮人”,需要被不惜代价地扫地出门。

但是,这个预设立场很有可能是情绪化的,不符合现实的。因为在我看来,它回答不了如下一系列问题:


第一,为什么宝能的出招如此稳准狠,逼得万科必须用停牌的方法才能抵挡住封喉之剑?

第二,为什么王石到了宝能持股超过原来的第一大股东时,才出面救火?为何是王石出面救火后,“宝万之争”才通过媒体,进入了公众视野?

第三,捆绑万科核心员工利益的盈安合伙在这场纷争中为何没有出声?为什么又有了一个“招商财富-招商银行-德赢1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这两者有何关系?特别是其中捆绑的万科核心员工有何差异?为什么万科对这个资管计划的信息披露“各执一词”,媒体也没有深挖?

第四,从万科股票买卖的角度看,除了宝能,谁还是这笔股票买卖的获益者?上述资管计划获利几何?

第五,万科为什么在最新的年报公告中派息?本次派息总额近80亿元,与万科历来相对保守的财务策略落差巨大。谁最希望看到如此丰厚的派息?王石为什么会同意?

第六,万科与深圳地铁战略合作的新闻公告中提到,本次合作是郁亮主导的。王石此前一向反对郁亮开展业务多元化改革,与深圳地铁的战略合作是否算是“多元化”?

第七,新闻公告中提到,“相似的文化理念为深化合作奠定基础”。推崇充分股份制的万科和地方国企深圳地铁有何相似的文化理念?

这些问题看似很难回答,实则并不复杂,仅仅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预设立场。比如第一个问题,以地产从业者的角度看,万科的董秘难道不清楚,在A股市场上花点小钱、请个顾问就能看好家门,及时预警“野蛮人”的一举一动吗?如有正常的的预警机制,何至于如此被动?

所以,我们不妨抛开现有的预设立场、换一种假设来分析“宝万之争”:假如万科的高管层并非铁板一块、一致坚守职业经理人理念,而是内部分化、各逐其利,被动或主动给了“野蛮人”可乘之机,并且从股价上涨中获利呢?

我必须说明,我并不掌握这场交易的内幕信息,依据已公开的信息也无法合理地得出上述结论。但是,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前面提到的一系列问题是否就好理解得多?哪怕仅是从锻炼商战思维的角度出发,读者也不妨考虑上述这个假设,自行推理一番。

以上仅是假设和推理。在“宝万之争”更加扑朔迷离、利益格局愈加混乱之际,作为与万科并无合作或竞争关系的地产从业者,我还是希望大战之后的各方,能够放下意气、坐在一起,按照董事会的议事规则和上市公司的监管规则,以诚实、现实的商业精神,再加上对四万名万科员工的责任感,谈判出一个共赢的方案来。在这个时候,任何拒绝回到谈判桌的相关方,任何不尊重现有监管规则的相关方,才是最不负责任、最该受舆论监督的一方。

(作者系深圳地产投资业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责任编辑邮箱:tao.feng@ftchinese.com



喷嚏网官方App :【安卓】在 豌豆荚 、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搜索:喷嚏阅读;【ios】App store里搜索:喷嚏网官方阅读;

喷嚏网官方网站:http://dapenti.com (海外访问:https://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喷嚏图卦】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456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