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奇特
小李子的封帝之作《荒野猎人》,其实并不是这个故事的首个电影版。剧中人物休·格拉斯的真实故事在国外早已广为流传快两个世纪了。它第一次拍成影视剧是1966年的《休·格拉斯遇上熊》,第二次是1971年的电影《人在荒野》。
真实历史人物:休·格拉斯素描照
《荒野猎人》中的主人公休·格拉斯(Hugh Glass)历史上确有其人,据维基百科的介绍说,他大约1783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卒于1833年。父母是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他是美国拓荒者、毛皮捕手、皮货商、猎人和探险家。休后来成为密苏里河流域的探险家,也就是现今的蒙大拿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的普拉特河一带。他最有名的事迹正是《荒野猎人》中关于生存与复仇,以及被熊攻击的故事。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年过四旬的格拉斯看到一则远征广告,加入了探险队,要在一到三年的时间内沿密苏里河到达加拿大的落基山脉,在此期间取得珍贵的河狸皮毛。队伍于1823年春季出发,6月份走到南达科他州谢德希尔水库湖畔时,遭遇了母熊的袭击。不过史料并没有就此细节进行赘述,都是人们口口相传的口述历史。说格拉斯是因为在队伍前方开路,不小心绊倒了一头母熊和两个幼崽,护崽心切的母熊立刻起身攻击。虽有火枪在身,却对母熊面前“失去”了威力。母熊将他抱起,划破了他的头皮、撕裂了他的肉、刺破了他的喉咙,摔断了他的双腿。最终由同伴击退母熊,而格拉斯已经奄奄一息。为了不耽误任务,队伍继续前进,委派两名队员照顾格拉斯,后来觉得他是个累赘,就弃于荒野。苏醒后的格拉斯发现自己被遗弃,没有武器装备,伤口还在溃烂,腿部骨折,满是伤痕的背部裸露,肋骨也露了出来。他爬行200英里(约321公里),才到达基奥瓦要塞被人救起。
1823年《密尔沃基日报》(The Milwaukee Journal)关于这起事件的报道1
南达科他州谢德希尔水库湖畔的纪念碑
约翰.内哈特(John Neihardt, 1881 - 1973)还曾写过《休·格拉斯之歌》(The Song of Hugh Glass)的诗歌,我在网上找到了这首诗歌的英文朗诵
最早的影视版本
最早的影视版本出自西部系列剧《死亡谷的日子》(Death Valley Days)中《休·格拉斯遇上熊》(Hugh Glass Meets the Bear)一集,首播于1966年3月24日,那里面的休·格拉斯是由英国演员约翰·奥尔德森(此人曾在国人熟知的《阳光下的罪恶》中扮演一名老警察)扮演的,碍于时长问题(片长25分钟),拍的就相当干练。怎么能和156分钟的《荒野猎人》相比?呵呵
约翰·奥尔德森在《休·格拉斯遇上熊》扮演的“荒野猎人”
电影《人在荒野》
电影《人在荒野》海报,看片名→_→的熊……
1971年的电影《人在荒野》(Man in the Wilderness,1971)也是改编自这一故事,导演是2013年辞世的理查德·C·萨拉芬,此人能导能演——执导过具有西部精神的飞车片《粉身碎骨》(Vanishing Point,1971)和同样具有西部精神的现代动作片《刺穿猛虎眼》(Eye of the Tiger,1986)两部非常有风格的电影,这两部影片我个人都很推荐,尤其是《粉身碎骨》。《人在荒野》中休·格拉斯的角色由理查德·哈里斯扮演,不过角色的名字改为扎卡里·巴斯。理查德·哈里斯不用多介绍了吧?老观众能记得他的《卡桑德拉大桥》(The Cassandra Crossing,1976)和《野鹅敢死队》(The Wild Geese,1978),新观众能记得他在《哈利波特》前两集里扮演的邓布利多。理查德·哈里斯并没有在片中试图掩饰自己的爱尔兰口音。因为上文也说过,休·格拉斯是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后代。而《荒野猎人》中多姆纳尔·格里森扮演的乘船船长安德鲁·亨利(多姆纳尔·格里森 饰),《人在荒野》里则是著名导演约翰·休斯顿饰演的,同样是能导又能演的家伙。原版电影也比较重口,有生吃野牛肝,与狼、熊搏斗等情节,而经典的熊扑戏请欣赏gif图和静图:
影片编剧是杰克·德威特(Jack DeWitt),有趣的是此人的名字是小李子成名作《泰坦尼克号》(TITANIC,1997)里杰克(Jack Dawson)和露丝(Rose DeWitt)名字的合体。他与理查德·哈里斯还合作过好几部西部片。德威特先写了剧本,又在电影公映之后推出了小说。
杰克·德威特的剧本和小说
而《荒野猎人》的原著作者迈克尔·庞克(Michael Punke)——他现在的身份是美国贸易代表和美国驻WTO大使。他说他写这本书的灵感是17年前,当时他还在法律事务所工作。他是在飞机上读到本关于动物毛皮贸易的非虚构作品。其中说到休·格拉斯被熊所伤,并被同伴遗弃荒野的故事。一直就对西部题材感兴趣的他,疯狂爱上了这个故事,之后就开始动笔了。《荒野猎人》的小说发表于2002年,第一版卖出了15000本,在电影版开拍前,实际上已绝版多年。当书商得知小李子要演《荒野猎人》,才赶紧从原来的出版社买下了再版版权。2015年,精装版小说再版,此后卖出了超过50万本,此版重新印刷了21次。上个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中文版(对,其实我是在为这本书打广告)。
迈克尔·庞克的小说《荒野猎人》封面
《荒野猎人》中文版封面
所以《荒野猎人》和《人在荒野》是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作者。再回到《人在荒野》的话题上来,片头演职员表上说,影片是基于“真实历史故事”,那为何要将休·格拉斯的名字改为扎卡里·巴斯呢?这必然是约翰·休斯顿的主意。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扎卡里”这个名字经常在休斯顿的电影中出现,拿奥黛丽·赫本主演的《恩怨情天》(The Unforgiven,1960)为例,影片讲述的是扎卡里家族的事,伯特·兰卡斯特和奥黛丽·赫本扮演的兄妹都姓“扎卡里”,是不是很奇怪?“扎卡里”对于约翰·休斯顿而言,肯定是有意义的。
“扎卡里”(Zachary)出自希伯来语的《旧约圣经》中的《撒迦利亚书》,意为“耶和华记住”——先知撒迦利亚教导人们,上帝会记住他的承诺。而约翰·休斯顿还导演过电影《圣经:创世纪》(The Bible: In the Beginning,1966),他本人还在片中扮演诺亚。
另外,在《人在荒野》中还有很多宗教隐喻,比如亨利队长那个小船的桅杆是一个十字架,小船还是按照诺亚方舟的设计做的。
《人在荒野》里的十字架桅杆
《人在荒野》里的方舟
诺亚方舟是啥样?就是这个样!
不要忘记约翰·休斯顿还在自己导演的《圣经:创世纪》中扮演过诺亚
休斯顿在《人在荒野》中扮演的亨利队长
再看看休斯顿导演的《白鲸记》,格里高利·派克扮演的艾哈船长
《人在荒野》中扎卡里·巴斯左脸的疤痕

《白鲸记》中艾哈船长左脸的疤痕
熟悉《白鲸记》的读者、观众都知道,白鲸是被赋予了神的象征,而妄图征服一切的亚哈船长是不相信上帝的。而在《人在荒野》中,扎卡里·巴斯还给格蕾丝的母亲说一切都是神的旨意等。
除了扎卡里·巴斯的名字与真实历史不符之外,还有一点《人在荒野》和《荒野猎人》都是安排主人公生存的首要动机是:一切为了孩子,而真正的休·格拉斯是没有任何子女的。
喷嚏网官方App :【安卓】在 豌豆荚 、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搜索:喷嚏阅读;【ios】App store里搜索:喷嚏网官方阅读;
喷嚏网官方网站:http://dapenti.com (海外访问:https://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喷嚏图卦】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