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颁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多年舆论拉锯战之后,网约车终于获得了合法身份,值得庆贺。
从总体姿态看,新规非常开明;仔细阅读,有些细节却让人担忧。和当今自由开放的网约车生态相比,新规在关键领域,还是给未来行业发展蒙上了阴影。
1、平台申请经营
去年的《意见稿》规定,网约车得向设区市或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申请,才能运营。也就是说,滴滴想在北京运营,得向北京市道路部门提申请;想在香河运营,得向河北香河县申请。滴滴若是覆盖全国,就要和全国几千市县部门打交道。
申请资料包括“投资人、负责人身份、资信证明及其复印件”、“法人营业执照”等。看法规条文的意思,这里是需要原件,包括身份证。
上海学者傅蔚冈对此评论,网约车公司领导恐怕连出差都麻烦。每个审批正常时限是20日,最长30日,网约车的爆炸性扩展,将大大受限于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问题。
这次《办法》出台,沿用《意见稿》内“平台申请经营”的办法,只是将申请对象从“设区市或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改为“经营区域相应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联系其他条款,这里的主管部门是指地级以上市出租汽车主管部门。放眼全国,至少也有300多个区域。
网约车平台的申请运营,其实是犯了方向性错误。网约车只是信息平台。打开滴滴软件翻到“法律条款”,你会发现明确的澄清条款。以专车为例——
为了避免误解,特澄清如下:滴滴出行平台提供的不是出租、租车及/或驾驶服务,我们所提供的仅是租赁车辆及驾驶人员的相关信息。租车服务是由租车服务供应商提供的,而驾驶服务是有驾驶服务供应商提供。我们只是您和供应商之间的平台。
就像央视广告,信息平台是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联系。只不过网约车平台进一步,通过技术手段,直接撮合交易。从这点上看,网约车和淘宝没有本质区别。网约车公司只需要建设平台,提供信息服务,借助网络电流力量,就能通达全国。他们没有分支机构,没有派驻人员,甚至连业务扩展到了哪里,可能连他们都不知道。
网约车公司要在全国各城市登记,申请经营,要在当地设置办公场所、负责人员,将凭空增加多少成本呢?这就好比淘宝向各地工商“申请经营”,当地才能开网店和网购。这样的做法,你说算是进步吗?
2、网约车的数量和司机管制
这次《办法》颁布,删除了《意见稿》关于网约车数量的规定。看起来真是很大的进步。实际上,只是管制权下放,交给了地方。
第十三条规定,车辆所有人、网约车平台向当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符合一般性条件,发给运输牌照。第十三条第二款还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对网约车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熟悉中国地方治理的人都明白,这个条款隐藏着非常厉害的杀招。通过“另有规定”,地方政府可以人为地、合法地控制网约车牌照、抬高行业门槛。
能用的理由简直太多了:保护出租车就业、解决拥堵问题、保护城市环境、保障乘客安全——每一条理由拿出来,都是理直气壮。甚至不用这么麻烦,交通部门只要宣布,“根据市民出行数据,推断合理数量”,这种说法也能拿出手。
一些地方的交通管理部门,本身就是当地出租车公司持股人。想想看,近几年他们是怎样为出租车保驾护航。
官员掌握牌照发放权,难免要寻租,这是政治学决定的;已持有牌照的公司和司机,他们有动力抵制增加牌照,以便成为特殊利益集团,这在出租车时代屡见不鲜。虽然交通部承认网约车合法,一刀切禁止已无可能,不过,他们还是可以合法地数量管制,分割利益。
网约车《办法》第十四条,关于驾驶员资质,除了一般性条件,还有尾巴条款:“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驾驶员牌照之下,这个条款是否会成给地方政府寻租牟利的机会呢?
这种可能性当然存在。举一些常规动作,网约车驾驶员是否较高资质的驾驶执照(现在的出租车行业,驾驶员通常需要C照),是否需要定期培训、学习(正如很多出租车司机那样)?驾驶员是否需要定期身体检查?网约车属于服务性行业,是否需要健康证?把管制背后的利益连在一起,恐怕是一个惊人的寻租产业。
目前全国有上千万网约车人员,这是巨大的寻租市场。在灰色时代,车辆和司机都是自由之身,他们只需在平台登记,就可以自由运营。套上车辆和人员两大牌照,地方政府可以设置门槛,牟取利益,理直气壮地打击无牌照网约车。
到那时候,网约车不会同仇敌忾地愤怒,而是出现大分裂:有牌照者呼吁打击,无牌照深受其害——用牌照制造垄断和分裂,这是出租车时代的大悲剧,恐怕会在网约车重新上演。
有趣的是,济南客管中心给全市出租车师傅发送短信,印证了我的判断。 “本市网约车数量规模由本市政府决定!”这句话直白得让人不好意思。
顺便提醒一下济南客管中心,“网约车运价水平也由本市政府决定”的说法,违反了《办法》第三条“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规定。当地政府想管价格,最多“有必要时”实行政府指导价。 对于这次网约车合法化,济南客管中心迫切宣示立场,真是急不可耐啊。
和《意见稿》相比,新规已经宽容、开明得许多。即便如此,它还是具有浓厚的管制主义色彩。
这次看似开明的改革,最大的问题是大量管制权下放,看不到多少约束。新规发布才第二天,济南客管中心气焰嚣张地站出来,不知代表了多少地方管理部门的真实态度。他们已经摩拳擦掌,张牙舞爪,要凭借中央精神,把多年无法驯服的网约车羁入笼中。
面对这一幕,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太过乐观。
来源:人文经济学会
喷嚏网官方App :【安卓】在 豌豆荚 、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搜索:喷嚏阅读;【ios】App store里搜索:喷嚏网官方阅读;
喷嚏网官方网站:http://dapenti.com (海外访问:https://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喷嚏图卦】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