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博
来源:凤凰财经(ID:finance_ifeng)综合天天说钱(ID:lixb0929)、黄生看金融(ID:fengyuhuangshan)、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
股市在长久的沉寂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重磅消息:首批债转股的规模确定,大约是1万亿元人民币!
据媒体报道,一位国开行高层称,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债转股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这类企业在银行账面上多反映为关注类贷款甚至正常类贷款,而非不良贷款。
这则消息背后的背景是:经济下行,大量的银行坏账爆发,不良率迅猛上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一万亿不良资产债转股。
“债转股”的意思是说,别人炒股炒成了股东,可银行本是靠借出去的贷款盈利的,最后却放贷成了股东。这样,银行账面上的“质量不好的贷款”减少了,企业也不用为还本付息而发愁了。而且政府似乎还可以光明正大地挽救一些岌岌可危的国企欠下的不良银行贷款。
看起来两全其美?但如果银行是你家开的,你干吗?你当然不会干,因为你的钱是从储户哪里借来的,你也需要还本付息,万一这些债投到股市里,表现不好,怎么去还储户的存款呢。如果银行不堪重负,急中生智,把质量不好的贷款换成股权,那岂不是更加不靠谱?我们这些无辜的储户,岂不是被银行间接地变成了股票市场里的股东了?
对于股市而言,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救市,但是效果成谜。自古福祸相依,股民们不要高兴得太早。
1、这么一大笔钱入市,将大规模的银行贷款转成股权,背后是否建立了完善透明的运行机制呢?正如股灾期间,央行通过证金公司大规模救市,但是结果导致了大量的道德风险,被救的股票大多是利益输送的股票,最终曝出一批违规腐败的内幕,不少证监会官员受牵扯落马。你能保证这次大规模的债转股没有黑幕吗?股市是个江湖,谁也说不准。
2、银行最近负面传闻也不少,面临着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冲击,中国银行业自身就面临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躺着挣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还了。你还指望银行能管理好这些股权。银行之前就有混业经营,一直都是烂摊子,无数的不良,无数的违规风险在里面,花了很多年才清理完毕。中国的银行业只适合严格的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只会越搞越乱。
3、据最近的银行财报显示,银行利润继续恶化,有的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股权属于长期投资,一万亿的债转股,不可能是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转成股权,因为正常和关注类能还本付息,能还本付息为何还需要转股?最终一定是披着正常、关注类外衣的不良贷款转成股权。稍有不慎,会给银行造成投资风险,银行以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恐怕还会殃及大批的储户啊。
4、有了这么一大笔投资,银行将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投资公司。想想吧,中国企业对海外的投资都有一大堆烂债收不回来。众所周知,投资有风险,进来容易,退出就难呢?最终银行将通过股市退出,这需要股市大扩容,由不明真相的二级市场投资者来买单。
5、债转股的行为只是表面上掩盖了银行债务不良率,并不会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改善。随着不良贷款转换成股权,如果这些股权又是经营不好的公司,这样的转变有何意义?这些债务的评级有多高,还很难说。国际上的评级机构也是有标准的,如果这些债务问题多多,是不会被轻易蒙骗过关的。只是暂时掩盖了不良而已。
股灾期间中国政府救市了,但是背后利益链复杂,至今救市资金仍然有被套牢的。
现在又一轮新的救市来了,只不过这次是银行资金撒向不良贷款,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机制,银行的资金仍然会被套在不良股权里。
从另一方面讲,债转股它将怎样影响我们的钱包?刘晓博分析如下:
1、此举只是拯救银行,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多大好处。
如果银行是国家的,你只是个拿死工资的行长,你就很容易同意债转股了。因为银行亏不亏钱,赚不赚钱与你没有关系。也许,国家可能会采取第三方公司收购、剥离的方式进行,你100元质量不高的贷款,可以换回来80块钱的现金,那你为什么不干呢?只要能让银行的业绩漂亮点,估计没有哪个行长不乐意,况且国有银行背后还有国家兜底呢。
2、此举或会造成货币超发,最终由全民买单。
1999年前后,为了帮助国企脱贫,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就搞了一轮债转股。方式是:成立了四个资产管理公司,对口收购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转变成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
钱从哪里来?央行再贷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低息债券等。说白了,主要的钱还是来自央行印钞,钱源源不断地从央行里面印出来,将货币价值不断稀释,可以理解为全民共同负担。最终钱会越来越不值钱了,结果还是老百姓为这些烂债买单。
更被忽视的是背后的利益链有多深?而且一旦转债股扩大到民企,利益输送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债转股是救急、救命的做法,相当于打激素救命,副作用巨大。
3、此举或将造成人民币贬值
1999年底的时候,中国的广义货币M2为12万亿元人民币,但那一轮债转股规模搞到了1.4万亿,占货币存量的11.7%。当时,国有银行历年积累的坏账得到了一次清理,但人民币也从理论上贬值了11.7%。目前广义货币M2的存量是142万亿元,1万亿只占0.7%。即便搞到5万亿,也只占3.5%。对人民币购买力肯定会有影响,但不会有上次大。但区别是,1999年人民币汇率是被低估的,现在是被高估的。债转股相当于压在人民币汇率上的一捆稻草,虽然本身不重,但压力将是显著的。
4、这次债转股,要警惕国进民退
去年国家为地方政府置换了3.2万亿元的债务,有研究机构预测2016年和2017年置换规模可能会达到合计11万亿。银行债转股的规模最终有多大,尚未可知,但1万亿看来是必须的。这些钱,事实上相当于是中国版的QE,最终必将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和国企的投资主体地位。每次经济困难都是一次国进民退的机会,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5、对于股市和楼市短期走势来说,1万亿规模的债转股当然是个好消息。
第一,银行的报表将变得更好看,有利于稳住银行股的股价;银行股稳住了,大盘也就稳住了;第二,有利于提高部分国企的业绩,债转股之后,这些国企财务负担大大降低,体现为业绩上升,这样会支持股价上行。这相当于新一轮QE,有利于降低整个市场无风险利率,提高投资者风险偏好。
顺便补充一下,在债转股的形势下,银行面临的困境:根据最新发布的财报,各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几乎全部回落到个位数,五大银行利润增幅几乎跌到零。这一增速为至少是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一位行长说得好:“从今年开始,才叫真正的干银行”!一边是银行躺着收费的项目被斩断,一边是自身整体赚钱就越来越难。金融业的市场化,竞争、利率都在开放,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银行依赖大量的中间收费,养肥了自己,却加重了实体经济的负担。这正是曾经牛气哄哄的银行业为今天经济下行和产业转型升级进行的“买单”!
事实上银行裁员的大趋势已经在发生,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以来美国和欧洲的银行业雇员数量从最高点减少了73万人。
改革也好,创新也好,中国银行业的体制没有实质改变,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抗衡的力量,这次债转股的尝试也恐怕是凶多吉少。
喷嚏网官方App :【安卓】在 豌豆荚 、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搜索:喷嚏阅读;【ios】App store里搜索:喷嚏网官方阅读;
喷嚏网官方网站:http://dapenti.com (海外访问:https://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喷嚏图卦】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