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喷嚏网----阅读、发现和分享:8小时外的健康生活!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4569

機器贏了,人類輸了?

$
0
0

機器贏了,人類輸了?
FT中文網專欄作家 徐瑾


 

李世石再輸一盤,就像三體艦隊即將到來地球,朋友圈炸開了鍋,各種刷屏。

在身邊突然涌現無數圍棋高手,對圍棋的技戰術暴風驟雨般分析之後,大家終於開始關註一些更為深遠的問題,人工智能會帶來什麽?有人說獨裁、有人說失業、也有人認為從此人類過上幸福的生活。

作為韓國頂尖九段選手,李世石開賽之前其實更被看好,國內不少瞭解人工智能的人士也覺得他勝算很大,倒是對圍棋瞭解不少的《財新》主編王爍一開始就更看好AlphaGo電腦。“人機對戰”有五局,但是無論勝負如何,剩下的戰局已經沒有太多意義。作為Alphabet旗下人工智能產品,AlphaGo已經證明瞭自己,至少是可以在同一水準上與圍棋頂尖高手對弈中獲勝。更可怕的是,它(或者應該說他)的進步速度是如此驚人,考慮到它在短短幾個月之內可以自己與自己對弈數萬盤,或許短時間之後,已經無人可以再擊敗它。

早在1989年,IBM研製的計算機“深藍”(Deep Blue)就可以和國際象棋高手對弈,1997年更是擊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那麽二十年之後,為什麽這一比賽意義還是如此重大?因為圍棋如果不是人類游戲中最復雜的一種,那麽也是最復雜的之一。從算法難度而言,圍棋的難度比起國際象棋不在一個數量級層面,按照AlphaGo的設計方的話說,圍棋的變化比“宇宙中的原子數量”還多。AlphaGo能夠迅速掌握這一技能,其學習能力以及智能水平確實令人震撼。如果說過去深藍贏得象棋更多依賴計算,而AlphaGo目前已經可以通過大量自我對盤來學習自我評估,通俗地說,深藍是一個專門為計算象棋而生的笨重機器,AlphaGo則是可以學習圍棋以及其他領域的聰明機器人。

其實在一個多月前,AlphaGo已經證明自己,以五比零的戰績擊敗了歐洲圍棋冠軍,而更早幾年,IBM超級計算機“沃森”(Watson)在智力類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擊敗了兩名世界冠軍。這些事件雖然沒有今日李世石之敗那麽贏得關註,但是其中邏輯則是類似,即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成熟,奇點正進一步臨近。所謂奇點(ingularity),這一概念最早來物理學,數學家與計算機先驅約翰·馮·諾依曼五十年代就提及這一想法,而最為註明的引申來自美國預言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他認為指數式的進步速度將最終將使得人工智能出現飛躍,在大概2029年左右,機器智能將趕上人類。而到了2045,人和機器將會深度融合,那就是奇點時刻。

雖然雷·庫茲韋爾以及其追隨者,帶有某種狂熱的宗教色彩,但就某種意義而言,對照計算機芯片性能翻番的摩爾定律,將奇點之類說法視而不見,才會顯得有點瘋狂。那麽,人類水平的人工智能什麽時候能實現呢?在《機器人時代》一書中,在一次針對兩百名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研究人士調查顯示,有42%的人認為能思考的機器將在2030年前製造出來,甚至有人提議增加一個2020前的選項,只有2%的人認為永遠不會發生。

AlphaGo贏了,人類則未必輸。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但末日恐慌則未必需要,如何看待這些景象?

首先,從經濟領域來看,雖然互聯網文化流行顛覆經濟學的思路,但是長期來看,經濟規律在未來仍舊適用。短期的沖擊不會缺席,最為明顯一點是金字塔尖的工作可能會減少,而且中層原有不少白領工作將會遭遇淘汰,機器人從打掃家務下一步將會進化到寫新聞稿審查賬目閱讀法律文件,這一天不會很遙遠。

但不可否認,人類有樂觀的理由。經濟的歷史揭示,每一次機器的躍升,都會帶來生產力的極大進步,也會創造出更多的工作崗位。無論從紡車還是蒸汽機,最終我們減少了紡織工人,卻收獲了更多的機織精品。人工智能時代的邏輯類似,雖然這一過程的曲折程度或許超過預計。AlphaGo所依據的算法具有極強的通用性,意味著它不經改寫就可以應用於別的游戲或者工作。這一通用性有可能讓人工智能真正開始具備改寫經濟業態的能力——就如同電腦技術或者互聯網技術改寫經濟業態一樣。我們不難想象,當這一技術與各行各業的需求相結合的時候,更多的創新將會呈現,其結果不僅是效率的提升,而且是人與人互動的方式都可能在機器智能的輔助之下進行,管理方式與商業模式可能再次被改寫。

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政府在培訓以及補助方面將需要做出更多工作,機器人帶來的失業潮,最早將會從低端開始,中國等人力大國應該盡早做好準備。未來來看,人類比起機器人的比較優勢,可能在於高感性、高創意類。

其次,從社會來看,這一現象的沖擊將會更為巨大。經濟學家的樂觀基於長期,但是老話說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對比之下,短期的陣痛則更為現實。這種沖擊不僅僅在於經濟層面,更在於社會層面和倫理層面。以失業為例,白領工作的減少,意味著中產階級賴以生存的基礎遭遇動盪,這對於民主制度也會帶來潛在沖擊。雖然我們抱怨工作,但不少研究也揭示,人們工作時刻其實可能比休息時候更快樂,而且工作帶來尊嚴與社會認同,即使短期失業可以得到經濟補助,但是如何給予人們再就業機會以及減少挫折,這將是社會更值得註意的地方。


AlphaGo:超越人性的人工智能
最後,從未來角度如何審視人工智能?更進一步,人工智能在超出人類智能之後,如何控制?這是一個大話題,甚至也涉及倫理之類極容易被忽略但是需要積極註意的話題。嚴肅物理學家如史蒂芬•霍金之類,近年就發出警告,能思考的機器將是人類歷史的大事件,將這一切僅僅視為科幻可能引發“最糟糕的錯誤”。如此來看,圍棋之類的游戲並非無關緊要,甚至對於人工智能的問題也變成一個有趣的智力測試:你越早意識到機器比人聰明,你可能就越聰明。哲學家尼採曾經說過,我們使用的工具最終會改造我們思想,也許最後時刻,在機器越來越像人的時刻,人可能也越來越像機器。

目前關於人工智能時代諸多猜想,無論悲觀還是樂觀,大部分都可能是錯誤的,但並不意味著這些意見毫無價值。一個開放社會形成的基礎,正在於容納各種公開討論。也正因此,桑德爾這樣的政治哲學家也積極參與基因工程等討論。人類命運轉折特定時刻,需要不同領域的合作,精英的努力和大眾的理解或許同等重要。

人工智能時代已在路上,恐慌和無視都不明智。人腦對弈人工智能,輸贏仍舊未定。雖然在所有規則明確的游戲中機器都正在展示越來越強的優勢,但人類的優勢可能正在於規則不確定之下的應對,換而言之,人類的動物性其實是人類最終能否勝出的關鍵因素。這就仿佛我們在談論AlphaGo之後就迅速遺忘,投入新的一天。對於普通人來說,除了茶餘飯後談資,太陽照樣升起,但是對於少部分人而言,世界已經與昨日不同。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看法,作者近期出版金融新著《印鈔者》,微信號econhomo,郵箱xujin1900@qq.com



喷嚏网官方App :【安卓】在 豌豆荚 、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搜索:喷嚏阅读;【ios】App store里搜索:喷嚏网官方阅读;

喷嚏网官方网站:http://dapenti.com (海外访问:https://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喷嚏图卦】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4569

Trending Articles